歡迎光臨宋河軼事_河南酒業(yè)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lián)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酒與文化 » 杯酒人生 » 正文

宋河軼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10-28  作者:黑咖啡  瀏覽次數:59403
核心提示:傳說河南周口市鹿邑縣南部有一座山,名為“隱陽山”,此山連綿千里,峰高萬仞,鹿邑縣城坐落于隱陽山陰,百姓深受其害,不僅交通
傳說河南周口市鹿邑縣南部有一座山,名為“隱陽山”,此山連綿千里,峰高萬仞,鹿邑縣城坐落于隱陽山陰,百姓深受其害,不僅交通閉塞,與世隔阻,而且終年不見天日,莊稼不生,牛羊不長,饑民盈道,民不聊生。
  老子生在鹿邑縣(古稱苦縣),自小即有除去此山的意愿。一日,與幾位朋友推杯換盞,談古論今,不覺夜半,由于貪杯,在返家途中,竟昏昏然不知所以。只覺頭重腳輕,傾身跌于一巨石間。朦朧中,老子忽聽有人呼喊:“老君趕山羅!”老子睜眼一看,苦縣鄉(xiāng)親扶老攜幼,向北狂奔,眨眼之間人跡皆無,老子眼睛一亮,“是否上蒼譴我搬山?”想到此,頓覺精神倍增,神力無限。他舞動長鞭,奮力一揮,只聽山崩地裂,火光萬丈,隱陽山傾刻間斷為三截,再揮兩鞭,只聽山呼海嘯,一截飛向西北,一截直取東南,落于西北處成了太行山、王屋山,東南處成了南岳衡山!由于用力過猛,鋼鞭斷作兩截,一截落入東海,成了定海神針,一截戳于腳下,目前尚在老君臺前。據說是因為老子多喝了“棗集酒”才得道成仙,并著成《道德經》五千言!
  老子將隱陽山去除之后,即離開了苦縣,一邊游歷名山大川,一邊傳播道教文化,一晃就是數年。一日,一覺醒來,總覺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突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于是便駕青牛,驅白鷺,踏著紫氣,一路由西岳華山歸來,哪知剛進苦縣邊界,便被眼前景象驚呆。原來,苦縣近年久旱不雨,土地干裂,莊稼枯死,尤其棗集鎮(zhèn)(隸屬苦縣)一帶,本來就是十年九荒,何況遇此大災?百姓深信老君神靈,正磕頭跪拜,乞求老君保佑,上蒼開眼,遍灑雨露,普降甘霖。
  見此情景,老子心急如焚,急命青牛下凡界幫忙。青牛十分理解主人心意,用牛角在黃河、淮河之間犁出一道溝來。然而,當時黃河已經斷流,唯獨老子當年出生時踏禹步步出的沐浴成仙的“九龍井”,尚有一縷甘泉,老子便用酒壺盛水倒入溝中。傾刻間,一條清澈如泉涌、醇美似甘霖的河流呈現在棗集鎮(zhèn)百姓面前。棗集人飲用此水,青春煥發(fā),容顏不老;用此水澆地,五谷豐登,百業(yè)興旺;用此水釀酒,醇似甘露,味比瓊漿!原來老君在盛水時,匆忙之中忘記了酒壺中還存有一些酒沒有喝完,一股腦倒入河中,因此河水自然醇香無比。此河由此被稱為“送河”,意為老子所贈也。老君臺上大殿中有幅對聯(lián)為“一片綠波飛白鷺,半空紫氣下青?!?,記載的就是這個故事,“下青?!敝f,就是由此事而來。后來諺語云:“天賜名手,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后來,“棗集酒”被鹿邑人改稱為“送河酒”。
  由唐至宋,“送河”歷經數次人工開挖,已成為由京都開封通向淮河的重要黃金水道。平日里千帆競技,商賈如流,“送河酒”也由此河裝船入京,每日數船依然供不應求。
  北宋畫家張擇端也將運酒情形繪入“清明上河圖”,有心人可以細觀此圖,那一船船、一擔擔的“送河酒”還沒進入汴京,便被人搶購一空。由于“送”與“宋”諧音,宋太祖趙匡胤下令將“送河”改為“宋河”,流傳至今。也就是說,沒有老子,就沒有宋河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