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國酒的起源:發(fā)現(xiàn)最早的谷芽酒_河南酒業(yè)網(wǎng)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lián)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播報 » 新聞播報 » 正文

中國酒的起源:發(fā)現(xiàn)最早的谷芽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10-16  瀏覽次數(shù):2463
核心提示:無酒不成詩,酒是李白舉杯邀月的盛唐雅興,酒是蘇軾把酒問天的大宋胸懷,酒是曹操對酒當歌的滄海桑田。無酒不成席,酒是國宴禮
      無酒不成詩,酒是李白舉杯邀月的盛唐雅興,酒是蘇軾把酒問天的大宋胸懷,酒是曹操對酒當歌的滄海桑田。無酒不成席,酒是國宴禮儀,是貴客來臨,是知己相遇!酒的文化風俗融化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之中,融化在國人的情感骨髓里,國人高興了要喝酒,它是興奮劑,國人憂愁了要喝酒,它是忘憂草,可以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就是一個酒的文化。那么,當你端起一杯酒,細細品味酒文化的時候,內(nèi)心一定有個疑問,酒是從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呢?
QQ截圖20181016091423

酒的起源傳說

關于酒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民間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西晉文人江統(tǒng)在《酒浩》中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

黃帝造酒說。“肇自上皇”,就是說仰韶文化時期的黃帝時代,人們便已經(jīng)開始釀酒了。漢代成書的《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中便著重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提到了一種古老的酒——醴酪。而在更早的文獻中,《神農(nóng)本草》載有酒的性味。這些傳說和文獻,雖不盡相同,但至少指向,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釀酒就已經(jīng)存在了。

儀狄造酒說。儀狄造酒的說法,一般認為是始載于西漢劉向編輯的《戰(zhàn)國策》,魯共公在勸諫魏惠王時提到: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此后,三國蜀漢學者譙周所著《古史考》也說:“古有酸酪,禹時儀狄作酒。”

古書上對酒的起源記載,版本眾多。在趙國平原君趙勝勸酒的故事中,有曰:“昔有遺諺‘堯舜千鐘,孔子百艦,子路喳噴,尚飲十植’,古之圣賢無不能飲,吾子何辭?”在這個記載里,帝堯和帝舜時期便已有酒,比儀狄還早。

有幸,隨著近些年的考古,酒的釀造實證在歷史長河中正慢慢浮出。

 酒的考古實證

早些年,考古發(fā)掘,在羅山蟒張鄉(xiāng)天湖商代墓地,發(fā)現(xiàn)了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酒,它裝在一件青銅所制的容器內(nèi),密封良好。那次考古發(fā)現(xiàn),將我國釀酒的確鑿時代推到了商代。

近些年,有研究甲骨文和金文(銘刻在銅器上)的學者發(fā)現(xiàn),古文“酒”字作“酉”,寫法像極了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的模樣。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至5000年,是華夏文明的初始狀態(tài)。而小口尖底瓶作為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長期以來,吸引了不少學者關注和研究,小口尖底瓶的小口易于密封,便于形成釀酒所需要的密封環(huán)境。而尖底的構(gòu)造則方便用來澄清酒中的沉淀物。許多學者曾推測小口尖底瓶的功能和釀酒有關。

最近,考古學者、斯坦福大學劉莉教授帶領團隊對仰韶文化出土的尖底瓶進行植物殘留物分析,發(fā)現(xiàn)了仰韶文化釀酒的直接證據(jù):證實早在7000年前,仰韶人以黍為主要原料,摻和薏苡和山藥等塊根植物釀造出了中國最早的谷芽酒!揭開了中國酒起源的神秘面紗!

一般認為釀造谷芽酒需要浸泡、發(fā)芽、糖化、發(fā)酵四道程序,考古學者們對仰韶遺址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仰韶文化中可復原的釀酒程序至少包括糖化和發(fā)酵。這說明,仰韶人已經(jīng)掌握了成熟的釀造技術。同時,在仰韶文化中晚期,以黍為主的農(nóng)業(yè)社會已在中原發(fā)展成熟。定居社會的形成,為仰韶人釀酒提供了原料保證。

在幾乎所有的仰韶文化遺址中,都有大量的小口尖底瓶出土,這充分證明,釀酒在當時已是普遍活動,飲酒在當時十分流行??梢哉f,酒在仰韶人的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

而隨著仰韶人的不斷遷移、擴散,仰韶人也將酒文化帶到了華夏大地的各個地方,7000年來,中國的酒和酒文化,就在這樣的歷史變遷中,不斷地改良、豐富、分流,形成了許多更具地方特色、品種多樣的美酒,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風俗,構(gòu)成了一個博大、深遠、遼闊的美酒中國!(王波師)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